腊八粥
今天是2022年1月10日星期一是农历腊月初八,也是传统的民间传统煮吃“腊八粥”的日子,对于“腊八粥”的由来也很多,有民间的传说,有官方记载,有佛教的传统,这些我们都可以在相关书籍或网页上查找到。
“腊”在“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4.5版的《新华大字典》第711页左边第二个字 “腊”介绍为:
一:字的解释:
1、 旧时在农历十二月里合祭众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因此农历也称为“腊月”。
2、 在冬天或腊月腌制熏干或风干的肉或鱼:腊肉;腊肠。
3、 “腊”作为姓,
4、 “腊”念xi,取第一声,干肉的意思,见1338页。
二:字的故事
“腊”的故事:原属于佛教节日,相传释迦牟尼的成佛日是夏历十二月初八,我国汉族地区的佛寺常举行诵经等活动,还效法佛祖在成佛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用果实及香谷等熬成粥来供奉佛祖,这粥也成为“腊八粥”。
由此可见“腊八粥”的源头在哪里,怎样逐渐演变成民间的一种风俗,她包含的意思是什么,我们都可以看到想到搜到。
腊八中的“八”的意思一般分为两种,一种为腊月初八的初八这一天(时节时期),另一种就是这熬煮的粥中的果实或香谷类的品种丰富(数量)。对于传统节日,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不管是贫瘠还是富裕,我们从来都没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一丝不苟的态度和作风代表着我们的虔诚和尊重,也预祝来年来日的富裕与安康。
对于腊八粥的做法中华大地南腔北调的做法也有所差别,从味道来讲有咸有甜,从粥内投入的各种蔬菜、果实、谷类也是千差万别。对于过去我们还局限于上传下效的传承和效仿的过程,现在的经济发展和物流变速,从前不是本地特产的蔬菜、水果、谷类等我们喜欢啥就可以买啥,所以现在腊八粥内的品种丰富优胜于过去,只有我们想不到就没有我们看不到的,不信你就上网搜一搜精美图片,看到后让你感到中华烹饪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叹我们祖国物产丰富,赞叹人民的奇思妙想。
其实对于腊八粥的做法,现在的我们只要遵循:不浪费、自由、健康、需求等搭配原则,做喜爱合适自己的饮食就行,当完成一道色、香、味、形器俱全的美味粥(菜肴)在你眼前多有成就感和幸福感,也不妄传统节日赋予的丰富意义。传统节日不外乎历史人文和自然,是历史的沉淀也是文化的积累;是民族凝聚力,自信力,传承力情感结合;是祖国情怀,是淳朴乡情,是亲情爱情的展示,是让爱与不爱的人们一个表达或“重新”的机会;是对中华文化,家庭伦理,人间情感的思考、重视、尊重;是国家、社会、家庭的需要也是爱的需要。
附注:
1、 夏历,属于阴阳历(将朔望月与回归年结合),它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夏历的一个月叫做"朔望月"。每月初一为朔日,十五为望日,"朔望月"是月相盈亏的平均周期。在历法中,正月定在何时,我国历史上不尽相同:夏历以春一月为正月,相当于在干支历建寅之月;商历以冬十二月为正月,相当于在干支历建丑之月;周历以冬十一月为正月,相当于在干支历建子之月;秦历(颛顼历)以冬十月为正月,相当于在干支历建亥之月。这便是夏历建寅、商历建丑、周历建子、秦历建亥说法的由来。其实它们分属不同的历法,是对应关系。目前使用的农历,属于一种阴阳合历,它的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这一点与阴历原则相同,所以有阴历的成分;另一方面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并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的变化特征,所以又有阳历的成分。人们误以为现在历法是夏历,其实只是用了夏正而已。
2、 “牧女献糜”是故事由于版本较多不好整,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在相关网页和书籍中查找。
3、 关于“腊八粥”的传说,杜撰也很多,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在相关网页和书籍中查找。
4、 相关诗句举例:
(1)宋代 诗人 陆游 《食 粥》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2)《腊日》 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婴下九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