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感冒---小知识

感冒---小知识

发布时间: 2021/12/26   阅读次数: 1491    来源: 三弦琴婚恋    作者: 小知小爱
感冒 一、感冒小知识 1、预防小知识: 2、增加体质,适当锻炼,提高免疫力。 3、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4、营养均衡,荤素搭配,不偏食

感冒

一、感冒小知识

1、预防小知识:

2、增加体质,适当锻炼,提高免疫力。

3、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4、营养均衡,荤素搭配,不偏食。

5、注意卫生,个人、生活、学习、工作环境注意通风换气,当有打喷嚏,流鼻涕,要用纸巾、手帕等擦拭。并戴上口罩,避免传染。

6、当有流感危险的季节,减少避免去人多聚集的地方。

7、如有症状请及时就医。

8、有条件的及时打流感疫苗。

二、中医感冒症状描述

感冒是最常见的外感疾病,中医认为是因人体正气不足或突受风邪病毒而引起,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

感冒病名一词是宋代出现,在此之前她的病发症状包含于太阳病之内(恶寒发热无汗的伤寒和发热汗出恶风的中风),北宋《仁斋直指方》中正式提出“感冒”病名,后《河间六书》中以“伤风”之名提出,元代明初的《丹溪心法》中则把症状细分把“感冒”与“伤风”同时并提:“初有感冒等轻症着,不可认作伤寒妄症”,新咳嗽鼻塞声重者是也。

自此“伤风感冒”演变至今。但《景岳全书》中说:伤风本因外感,轻浅便是伤风;如邪至深,遍布经络者为伤寒”所以伤风与伤寒不同。

感冒是现在最为常见的病,也是复杂、难辨、难医,如初分辨不准,病不痊愈,时之久远,以至恶变,难缠难医。

外因:有风寒暑湿火等之分;而人也有体质之分:虚实、胖瘦、性别、长幼等;虚者有气、血、阳等虚症;实者有挟食,挟湿等;胖人多痰湿,瘦人多火热等之分;女者有长幼、经期、孕期、胎产等之分;青壮年正气充沛,受感邪后,正邪斗争后,发热趋势高,老年正邪之斗后气势不烈,发热不高,由此可见同感一种外邪,就有不同的症状与辩证区别。

现代临床按病因症状,和脏腑辩证的方法可将分为以下几种症状。

  1. 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轻,无汗,鼻塞声重,或时流清涕或时喉痒咳嗽,痰白,口不渴,肢节酸疼,舌苔薄白,脉象浮紧。

  2. 风寒表虚证:恶寒发热,汗出,头痛,咳嗽喘气,白稀痰,舌苔薄白,脉象浮缓。

  3. 风热表实证:微恶风寒,发热重,鼻塞流黄鼻涕,身热无汗,头痛,咽疼,或口渴欲饮,或咳嗽痰黄,舌苔薄黄,脉象浮数。

  4. 风热表虚症:发热微恶,有汗,头痛,咳嗽心烦,咽干口渴,舌边尖红,脉象浮数。

  5. 夏季外感挟湿:恶寒,身热不扬,汗少,或汗出热不退,肢节酸困沉重,头如裹,咳嗽痰白,胸闷,恶呕,口不渴,腹胀便溏,舌苔白腻,脉象濡缓。

  6. 夏季外感挟暑:发热恶寒,身热汗少,或汗出热不退,头痛身疼,心烦小便短赤,或四肢困倦,呕恶,口渴,胸闷,纳呆,舌苔黄腻,脉象濡数。

  7. 秋季外感兼燥:恶寒发热,头痛鼻塞,烦热口渴,无汗,鼻咽干燥,干咳少痰,舌苔薄白而干,或舌边尖红,舌苔薄黄,脉象弦而数。

  8. 脾肺气虚感冒:恶寒重,微觉发热,鼻塞流涕,头痛,肌肤不任风邪,经年流涕,一受伤风匝月始瘥,自汗,气短乏力,纳少,或有咳嗽痰白,舌质淡少苔,脉象细弱无力。

  9. 肾阳虚感冒:素体阳虚,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寒重热轻,鼻塞流涕,神疲嗜卧,头疼,背寒,无汗肢冷,足寒,面色苍白,语音低微,舌淡苔白滑,脉沉无力或浮大无力。

  10. 血虚感冒:产后或大出血后,或严重贫血感冒,恶寒发热,头身痛,鼻塞流涕,自汗或无汗,咳嗽,舌苔薄,脉细或或浮芤。

上一篇:生活需要慢节奏

下一篇:男人---好男人

客服热线:020-82299259
联系邮箱:dengni299@126.com


三弦琴婚姻信息咨询服务之三生之恋

苏ICP备2021041198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817号

江苏省互联网违法和有害不良信息举报中心:http://www.js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