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什么!
时间匆匆,转眼就到了2022年,传统节日“春节”就快到了,现在的春节,再也不是等“穿新衣、戴新帽、吃肉肉” 的年代了。“年夜饭也就成了家人、亲人、情人团圆和相聚的代名词。满满一桌子菜、五颜六色、酸甜苦辣的都有,城里的四菜一汤、八菜一汤、四冷四热、八冷八热的应有尽有;我们农村的八大碗、十大碗、十二大碗的比比皆是。在大年夜的前两个月家人们就开始准备着这一炖承前启后的“年夜饭”。积极采购、猪肉、鸭、鸡、鹅等制作、香肠、香肚、风鸡、咸鸭、腊肉、香肠、皮蛋、馒头、蒸馍等等的一些风味地方口味的食品。
夜幕悄悄的降临,一家人陆陆续续的到齐,五颜六色、荤素搭配的冷盆在桌的中央额外耀眼,等家人们齐坐下,酒瓶一开,饮料一倒,屋内就开始有了年味的气氛,这时煮夫(妇)就开始到厨房里煎炒炖炸,烧煮蒸烩大展身手。桌上大家都在诉说各自的心酸和快乐,把一年的思念与怀念转寄在每一箸菜、每一杯酒上。热烈的气氛持续到新年的钟声来临。这时炮竹也在零点左右敲响了夜空,新的一年已经开始,新的人生也已经启航。
现在的快节奏生活,造就快餐的时代,万能的网络想买啥就有啥,地方忒色的食品下单后两三天就能到达,当地饭店餐馆的特色菜下单后就能在一小时内到达,对于年味年轻的人们再也没有想过去那样在意和用心,如果不是商场或超市的节日促销广告,工作繁忙的年轻人也许就忘了“年夜饭”的重要性。对于父母的看望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看望的礼物也常常是广告中推广“中看不中用”的产品,常常是孩子买了心疼,父母收了骂“浪费”。
时间匆匆的流逝,我们一天天的长大,父母也一天天的衰老,我们与父母的谈天说地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不知不觉中父亲高大厚实的背影也渐渐模糊,母亲的温柔也渐渐淡忘。当我们恋爱了、当我们结婚了、当我们有孩子后,对于小家庭的爱与关心就越来越重,对于父母的关心就越来越小,总感觉父母都是大人了不需要我们关心照顾,再说我们小家庭都忙了鸡飞狗跳的,也没时间去关心照顾。
久而久之,这样的想法让我们越来越疏远了父母;对于迈向老年的父母来说:我们年级大了,也帮不了孩子多少,就不去添乱,怕孩子“嫌弃”。于是父母与孩子也渐行渐远。其实爱不一定是全心的付出,有时候适当的索取也是有必要的,所以“常回家看看”,有事没事也要打打电话问候问候,也要抽出时间回家去“骚扰”一下自己的父母。对于妻子和爱人来说也是一样的,当激情过后,当生活档道,当孩子围绕的时候,请不要忘了对妻子/丈夫的关心和照顾。要知道妻子永远是一个小女子,需要关心与爱护;要知道再大再老的男人也有小男孩的一面。
学会做一道或几道自己拿手的菜,学会选取食材、学会刀工、学会煎炒炖炸、学会烧煮蒸烩、学会与家人一起慢慢的吃饭、学会收拾餐桌。不要说自己不会。如果说不会,你会用心的去了解对方(妻子/丈夫)吗?有没用心的去选对方喜欢的礼物呀?有多少日子一家人没有一起逛街、看电影、吃饭、回家看父母呀?不要说自己没时间,不要说他们不喜欢,论心而论我们真的了解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妻子、自己的孩子吗?
爱有时候是视觉、是味觉、是嗅觉、是听觉、是触觉、是知觉;是需要让我们去详看、去聆听、去接触、去了解、去付出、去思考,很多的时候不要责怪对方不爱或不了解自己,其实我们也常常不了解对方。时间久了我们只是以我们以为的爱去关心对方,而不是对方需要或迫切需要的关心、安慰、照顾。
爱有时候就像做一道菜,在不知道怎样做的时候,我们常感到神秘,好吃又好看,等我们学会过程做了才知道,其中的辛苦,没有选材的知识、没有精湛的刀工、没有合适的烹调方法、没有足够的火候、没有足够的美,哪来色香味形俱全的菜肴;
爱有时候就像酿酒,需要用心去选适合酿酒原料,需要清洗、需要加工、需要加料,等一切完毕后我们还需要时间来酝酿、需要耐心来守候。
爱有时就是家人能在一起安心的吃一顿饭,
爱有时就是手牵手欢喜摇摆着压路牙,
爱有时候就是你说我听,我说你笑,
爱有时就是一个拥抱,
爱有时就是一个吻,
爱就是永久的牵挂,
爱就是用心,
爱就是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