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营销
我们在看古代小说中中医大师的情节,贫民人生病找中医大师,往往需要“缘分”、“机遇”、“人情”才能有机会得到中医大师的“起死回生”。我们往往看到此时就会产生这些大师的“见死不救”的可耻行为。
所谓的高处不胜寒,如果个个都能随意见到大师,就要大师见一个就要救一个这不就要忙死大师。如果这样也不利于大师专心研究疑难杂症,于是就有在医堂中,大师的各位徒弟或同门师兄弟(姐妹)按照医术的高深分别救治不同病重的病人。如果这个病人的大师的人情、关系、某种交换等机会就可以有机会换取一次生机(生命)。说到底就是自己的身份,如果低就一层层的找人托关系向上找到相适应的消息和机会。
就如我们去医院看病一样,万般心思就一条---“活命”,于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在生活中,处处有这样的现象,就如招工和招聘,各种的要求条件,每次提高一层或增加一个条件,就能刷下千万的学子青年。就如每年的高考,各大学的录取分数,哪怕是提高0.1分也能让多少学子痛苦万分。
所以我们现在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下一代,为了不让自己受苦受累或不被社会淘汰的机会。
其实社会就是残酷的,如果不设置门槛,就会鱼龙混杂,看病和医生都会累,如果不分类(分层次)学医的就没有机会实习锻炼,会医的医生没机会休息,对于病人来说小毛小病的如果都去挂名医号排队等待的机会还不如让一般能看的医生去看早就看好了。事实上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可当关乎自己身体健康问题上都不会吝啬。不管花钱花时对于大师的一句断定都是值得的。
我们再想想生活中也是这样的地方有多少呢?你能告诉我们吗?
上一篇:愿天下太平
下一篇:珍惜---生活--追求--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