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恋爱中甜蜜与危险共存

恋爱中甜蜜与危险共存

发布时间: 2022/02/21   阅读次数: 1340    来源: 三弦琴婚恋    作者: 差不多先生
甜蜜与危险共存 说到爱情很多时候有些人总把国内和国外比,总说我们国人不懂爱,不懂情。是真的吗?在《红楼梦》里大家族吃喝不愁的神仙世界里,他们的谈情说爱我们谁能比

甜蜜与危险共存

说到爱情很多时候有些人总把国内和国外比,总说我们国人不懂爱,不懂情。是真的吗?在《红楼梦》里大家族吃喝不愁的神仙世界里,他们的谈情说爱我们谁能比拟,我们拿文采还是我们花钱能力;如果不谈钱我们从《水浒传》和《三国》中看到我们平民式的凡间“贼公贼婆”样的平凡爱情。

老一辈们的一生生过的孩子也许比他们说“我爱你”的次数还多,我们可以说她们不知道爱或情(爱情)吗?过去老一辈用他们的方式来表达(织毛衣,送情书,去姑娘家做劳力,去男方帮忙整理做饭等现象是普遍的),现在呢?当然还是有送情书或送自己手工制作的,现实中都是送鲜花,送礼物,送化妆品,发红包等方式统一式的模板来表达。其实不管是过去和现在的表达方式都能吸引对方的注意或感动,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己,所以过来人都说婚姻需要经营。

对于我们人的本性来讲,第一次往往是难忘的,这也就是再苦涩的初恋也是值得回忆或难忘的。等到我们真的因为婚姻要再次恋爱时,也不知道对方相亲几回,恋爱几回,是因为爱而结婚还是因为结婚而交往都只有自己知道,都说诸葛亮的“空城计”只能用一次,你说网上的一些攻略你真的让对方感动吗?还是用车用房来砸呢?

恋爱婚姻是有风险的,伤心的情歌是情感的表达,是对爱的思念还是痛恨我想只要作者知道,而我们却看到各不相同的“爱”。我们把爱情的两个字分开来,两人的相识相交都可以从爱或情(一见钟情或日久生情)开始。我们都期盼爱情的美好,可现实的社会处处充满了风险或“欺诈”,这些是社会道德和国家法律上“欺诈”组成的,就拿现在的美图来说,对方把自己的照片通过美图后给你发过去,当对方把自己的已婚变成未婚(一种已经离异一种未离),你说这样的风险在身边有吗?都希望自己的对象是完美的,事事都是自己的第一次,现在中可能吗?要知道这么社会并不是真空的,国家的法律也不可能事事包揽的巨细,我们要学会自己独立的思维和选择来保护自己,过去的恋爱史、过去的性历史、过去的婚姻史、有钱无钱,当官不当官的等等的底细都需要我们自己去在交往中发觉,在社会关系中证实。这样的欺骗无处不在也层次不穷。

现实中我们常被“向往美好爱情的美好愿望”冲昏头脑忽视了基本的原则和底线,也许都是为了“不好意思”的面子而失去基本原则,当我们都在寻找善良的时候,这时“善良”也正是我们所欠缺的,在几经风雨的爱恋后,我们在恋爱婚姻中想找“过日子老实人”,为什么呢?都知道一件事情的好与坏的结果都是有原因的,如果一个坏人的产生是有偶然性和必然性,都知道理想与现实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其实现在的一切爱情、婚恋、家庭的现象也是由这些综合原因所致,所以的“欺骗”也是综合原因产生的。都说爱情是感性的,冲动的,难道不可以理性吗?是什么样的欲望让我们选择“退避三舍”呢?

在传统的观念中,男人是一家之主挣钱养家,可现却变了很多男性既希望女性经济独立,又想妻子能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伺候自家老小。如果现实可能这样的好事情,也许大家都要来一打,现实可能吗?如果说婚姻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相互扶持,你都不想贡献些什么,那对方找你干嘛呢,自己一个人不香吗?自己不努力对他人要求不低,这何来的勇气?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道德标准环境,在现实的社会中很多都需要我们用社会道德、法律、规章制度去衡量和规范自己所言所行,在这网络的时代都知道有各种骗子和手段,案例在媒体和法律节目中都有体现,但为什么事情到了自己身上就忘了吗?打个比方:都知道毒品不能碰,都知道吸毒是不好的一件事情,不管是道德还是法律,可现实案例为什么一年胜似一年呢?是一点点没关系,是朋友介绍的不好意思,是免费的不用白不用还是就一次不会有事的思维影响着你?很多男女在恋爱前都期望不会遇到“吃喝嫖赌懒穷”的群体,可现实却不是十全十美的,现实中很多爱情被化妆的假象所迷惑,一下子痴迷下去。是老一辈也抽烟喝酒赌,是对方的一句“我改我戒”的承诺,还是被对方的浪漫所击中想用自己的爱感化对方。这样的结局是最后一方抱得美人归,一方悔恨终生,难道你真的为爱不后悔不回头,还是为了“贞洁”坚守一辈子。不同的社会不同诠释,及时止损是我们需要学习和做的理由。

其实不管在恋爱前还是婚姻后都需要保持一颗警惕的心,以防范未然。要知道现在的婚前各种假装欺骗骗得你没商量,婚内出轨后里应外合的转移财产,设计伪造债务,挥霍资金,婚内暴力等等让你防不胜防,要知道一旦对方的道德底线丢了会什么事情都会干得出,甚至不惜触犯法律底线,一个人的道德底线都没有你可以和对方谈人性人心吗?所以很多时候不要过多的指望对方,要学会自我的保护,要学会及时的反抗(反省),当然这样的几率和正常的家庭生活相比还是较少的,但伤害性和社会危害性还是较大的,我们不得不防。

当虐人或杀人案件触目惊心的时候我们是否思考这样的悲剧是怎样产生的呢?为什么产生的,是自己的第一步退缩,是对方以爱的名义请求原谅,还是对方太凶被逼无奈?其实现在不是旧社会不管是男还是女都需要自我的独立,面对伤害要勇于学会说不,如果谈人性和社会的不公,鲁迅作品中就可以看到,看尽人间烟火。其实,不管是生活还是爱恋都不能对于其期望值过高,这样一旦这样脆弱的我们“摔跤”后就会“一病不起”。

在媒体和艺术中爱情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我们打击的,还有就是现实新闻或记录的反应。我们还记得张爱玲吗?曾经也许还是她的忠实读者,我们都可以在她的著作中看到对于感情的细腻和对于爱情的向往。可她的婚姻也不是完美的,最终也是独居过世,留下的240万港元交给了宋琪夫妇。试问这样出生名门,有才,有情,有钱最终为啥没有寻找到自己追寻“完美”的婚姻呢?

“临水照花,看透世人看不透自己”也许就是现实我们自己。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综合表达方式,而我们个体的只是其中渺小的一部分,所以面对社会的危险性更需要防范,学会抗拒。就拿一个小小的例子,都知道遇到困难打110,可为什么在受到家暴时却很少想起它呢?难道是知道110也管不了家庭事吗?要知道在离婚官司中有没有110的记录的差别也是很大的。

张爱玲在十九岁时《天才梦》中有一句: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也许这就是生活。一人不入庙,二人不观井,三人不抱树,这样的警告也很适合恋爱中的我们。未婚先孕是现在很“正常”的现象,看似正常其实很多的是婚前性行为的后患,也是我们很多少女为爱献身后的隐患,也是无数家庭和少女用悔恨的泪、心理、肉体的痛换来的,当然不排除为了其他目的的未婚先孕的情况。所以在恋爱中如果不是特别相信熟悉,请不要轻易的把自己“交给”对方,不管是灵魂还是肉体,爱是婚姻的开始,婚姻是爱的中转站,是成长成熟的熔炉。爱情和婚姻不要轻易的攀比,自己需要什么样爱情自己要清楚,如果你一点不图对方,那你就不要轻易走向婚姻,也不要谈什么爱或情。

爱需要我们勇敢,情需要我们珍惜,爱情有风险,且行且珍惜。

客服热线:020-82299259
联系邮箱:dengni299@126.com


三弦琴婚姻信息咨询服务之三生之恋

苏ICP备2021041198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817号

江苏省互联网违法和有害不良信息举报中心:http://www.js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