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爱才是我们需要的
都知道爱情需要双向奔赴,但真的开始是男还是女呢!我们中年人的婚恋又该谈点什么呢?
是从每天的问好还是学习海王、小红书等其他的恋爱话术,是想从恋爱开始,还是直奔主题呢?
当年轻人们讲究恋爱技巧、讲究功利性、讲究回报率呢?经过了社会的磨炼,不管对人还是对事情我们中年人少了一份天真,多了一份沉稳;少了一份冲动,多了一份尊重。我们可以从《爱的生活》、《小敏家》等电视剧中可以看到未婚和再婚的婚恋故事,是冤家还是钟情,是欢喜还是讨厌,是同命是治愈都可以是两人婚恋的开始。
很多的中年群体为了孩子为了工作为了怕再次被伤害选择了“拒绝”,其实只要有关乎情感的事情都会有伤害,只是伤害性的大小和伤害来到的时间长短的问题。人生的道路是不停地成长,不停的犯错,不停的改变,不同的婚恋造就不同的冷暖。在绵长的爱情路途中也是我们脆弱、损耗、奔赴如此反复的过程,我们都曾经希望能一帆风顺的人生或爱情可总是有些节外生枝的事情发生让我们搞得一地鸡毛。
青春就如往事如烟的繁华如梦,流逝的时光也就不再复返,当进入中年的我们上有老下有小,对于爱情和婚恋总绕不开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单位、学校、医院等辗转的生活。浪漫的爱情就变得是件奢侈品,感情就变成我们的压力也是支撑力。我们人常常是脆弱的,但爱情却是坚强的,只要真正的爱才包含勇敢、担当、负责、永远。其实人生之中爱情不是最重要的,但爱是人一生不可缺席的,只要先有爱才后有情。所以不管在得意还是失落的时候都不要失去对爱的追求。
当我们在讨论爱情的时候,总会有很多的学者把国外的爱情观和我们现实比较,总会说我们父母缺少对爱的教育,学校缺少对爱的阐述,社会也缺少对爱正确理解。现实中我们对孩子的爱的教育真的是很匮乏的,我们这一代是从接受爱国、爱党、爱民开始的,对于传统的忠、孝、仁、礼、义却很少,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讲,爱的教育是从“听话”开始的。而事实上的爱、爱情、情感等心理方面的却是奇缺。而我们的一代代少年和青年甚至中年都深受其害。
在爱情和婚恋中,失败不是可悲的,可悲的是我们在此过程中过分的依赖对方,失去在歧视或不平等的条件下的自己的选择权。例如:婚姻中一二再而三伤害后,想离婚却被各方劝说你该怎样?;在恋爱中自己的底线被一而再再而三的被侵犯,已经拒绝交往,却被对方胡搅蛮缠、各种甜言蜜语或承诺你又该怎样?。这样的事情很多,要知道恋爱婚姻中除了付出还有尊重和平等。这其中的“痛”只要经历过恋爱和婚姻的人们才知道体会到。
对于我们中年群体的婚恋牵扯的老人、小孩、身体健康等方面较多,所以很多时候在甜言蜜语面前很理智,空闲的时间都忙于老人、小孩、家庭等生活琐事,有的甚至就是两点(单位-家庭)一线、三四点(单位、学校、家庭、医院)一线的生活,对于逛街购物等休闲的时间就更少了,需要什么样的爱情,需要什么样的婚姻自己心里都有一份答卷。再说我国女性地位工作机会也得到大大的提高,不管是质变还是性变都是历史性的飞跃,都说“为母则刚”经历过爱的伤痛的女性成长起来的强大是不可忽视的,对感情的压抑的力量全化悲痛为力量用在家人和家庭上,往往忽视感情的需求,当我们年老,孩子成家分开后我们自己怎样过呢?
不管是孩子、老公、老婆都不能习惯性依赖对方,因为这社会不平等的事情太多,不要以为过对对方好就是喜欢,就是爱,如果过度的就会失去自我的尊严和自由从而失去重新选择的机会。
现在的很多教育APP的宣传主题是‘寻找灵魂伴侣’,这真的会实现吗?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爱情吗?帕拉图的爱情真的是我们普通群体能实现的吗?
在影视剧中,“压墙、搂腰、突吻、凝视”等镜头都变成吸引青少年的买点,也变成成长的下一代的学习榜样,这些所谓的诱惑,谁知道若干年前这些对异性的做法就是一种犯罪,凭良心而论这样是算爱是算撩还是侵犯呢?是真的尊重女性还是以爱之名犯错呢?
爱首先要学会自爱,不要以为很多的人在做就是正确的,也不要以为很多的事情没人做就是错误的,就拿我们传统文化女孩未嫁之前的“守身如玉”的教养,这是对还是错呢?